最佳回答:
是中泰空軍軍演中,0:4落敗,主要是戰機不夠先進。
演習中泰國空軍出動了5架“鷹獅”戰斗機,而中國則派出了6架殲-11A和2架伊爾-76運輸機。
“鷹獅”戰斗機是三代半照度計,殲11A是早起蘇27SK的國產型號屬于早期的三代機配置,雷達來說殲11A不如鷹獅。
最佳回答:
外國媒體Flight Global每年都會發布次年世界各國空中武力評估,主要包括各國軍用飛機的種類和數量統計。2015年1月,Flight Global發布了2015年空中力量評估,所有數字來源于該評估。
殲7仍是中國裝備最多的戰斗機。
盡管中國早已國產化了蘇27系列飛機,并量產了殲10,但目前為止,殲7仍然是中國裝備數量最大的戰斗機。中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共裝備418架殲7系列戰斗機。據外媒報道,隨著2013年中國向孟加拉國交付最后一批殲7,生產線也隨之關閉,預計殲7的裝備數量會迅速下降。
殲8生產裝備量并不大。
殲8系列盡管研發較早,但波折較多,長期不具備打中距彈的能力,后來又面臨蘇27的進口和國產化沖擊,因此數十年來,盡管頻繁出現于電視及報端,但其實際裝備數量并不大,目前中國海空軍裝備量不足150架。
具體數量:
一、作戰飛機
1、殲7 418架
2、殲8 143架
3、殲10 206架
4、殲11/蘇27/蘇30272(24架蘇35) 373 架
5、殲轟7 106架
6、轟6 134 架
7、強5 148架
二、特種飛機
1、737MPA2 2架
2、 AN-30電子戰 4架
3、 挑戰者870偵察 5架
4、 空警2000 5架
5、TU-154電子戰 3架
6、運八高新 33架
7、空警200 10架
8、水轟5SAR 33架
9、運輸機伊爾76 21架
10、新舟60 9架
11、圖154 6架
12、運7 68架
13、運8 78架
14、運9 7架
三、加油機伊爾78 4架
四、戰斗直升機
1、米171 252架
2、 直8 114架
3、 直9 140架
4、 卡27 11架
5、 卡28 17架
6、 卡31 9架
7、 直18 5架
8、 AS365/565 6架
9、 直10 121架
10、直11 46架
11、直19 120架
12、S-70 20架
五、教練機
1、殲教7 35架
2、殲教6 14架
3、教練8 181架
4、教練9 2架
5、運7 18架
6、米8 8架
7、 AS350 11架
8、 EC120 150架
合計 3046架
其他答案1:
主要以殲-7(近千架)為主,飛豹(不詳),蘇-30(200架)為輔,轟-6(不詳)為威懾的海軍航空兵.
空軍主要是殲-7,殲-8II,蘇-27(400架),少數殲-10,強-5組成的強大火力網
中國軍方希望最大程度地保留殲10有價值的秘密之處,不希望揭露目前殲一10的生產數量、部署位置和作戰能力。
一些軍事分析人士估計,解放軍空軍可能只訂購300到400架殲一10。預測殲一10的數量在整個服役壽命期間(即在被新的機型代替之前)將達到總量1200架。
截止到2007年中國空軍擁有2000架尚未退役的老式戰斗機。包括了殲7早期型號。而替代他們的目前只有殲10,殲11B戰斗機。從以往中國空軍裝備戰斗機來看,殲5,6時代。我國當時僅有一種主力制空戰斗機。因此上述機群都是大批裝備。(至少不低于3000架)。以用作空軍作戰機群保有基數。而進入2代空軍時期后,中國裝備的米格21系列戰斗機僅有700-800架。在這個基礎上改進的殲8IID型戰斗機。裝備數量也只有200-300架。既然Su27是優秀戰斗機。而中國并沒有像有些國家那樣大批引進了SU27系列戰斗機。(引進了多達1400架的生產線)。依據俄羅斯軍方消息透露。目前中國裝備的Su27,殲11戰斗機總數量不超過350架(不包含殲11B。包含許可生產型)。
中國總計可能制造了大約90架殲10戰斗機(其余發動機除用于驗證機建造以外,其他用于部件備份)。而在大批來源于中國網絡所拍攝的照片來看,殲10當時主要部署在蕪湖等地。
收起
其他答案2:
現代殲擊機普遍裝有口徑 20毫米以上的航空機關炮,同時攜帶多枚雷達制導的中距攔射導彈和紅外跟蹤的近距格斗導彈。也可攜帶2-3噸航空炸彈或其他對地攻擊武器。飛機上裝有用數字計算機控制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統,它由有下視能力的脈沖多普勒雷達、慣性導航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等組成,可與通信導航識別綜合系統和電子對抗系統交聯。駕駛員通過平視顯示器、下視儀和多功能顯示器獲得敵我機參數的信息,控制和管理導彈、機炮、火箭和炸彈的瞄準、發射和投放。火控系統的操縱是安裝在駕駛桿和油門手柄上,便于駕駛員將飛機駕駛和空戰合為一體。由于傳遞信息的設備較多,信息量大,為減少電纜數量和信息傳遞差錯,采用多路傳輸數據總線。
殲擊機上各種機載設備和控制系統越來越復雜,維護工作量大大增加。為此,飛機表面開有大量檢查和維護用的口蓋和艙門,總面積達飛機表面積的60%。所有電子設備均采用積木式結構,有自動檢測能力,可在外場方便地更換插件。現代殲擊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可維護性。飛機平均故障間隔飛行小時已從50年代的1小時提高到3小時。每1飛行小時所需的維護工作,從50年代的30工時降低到10工時左右。
其他答案3:
中 國方面外方公 開資料中,最多的是各型J-7,總數在500架以上,J-8II各型在300架左右,J-10目前已超過160架,各型J-11在120架到130架之間,Su-30MKK 100架,Su-27SK/UBK總數76架。
攻擊機和戰斗轟炸機方面,“飛豹”的公開數字在100架以上,還在繼續生產裝備,用以替換強5,而各型強5的總數在480架左右,也比較大。相信飛豹不會超過這個數字。
其他答案4:
官方沒有確切的數量公布。
1.殲七系列空優戰斗機 2400架左右。
2. 殲八系列空優戰斗機 300架。
以上均為二代機,實際作用有限。
3.殲十系列多用途輕型戰斗機 目前的數據來看超過150架。
4.殲十一系列多用途重型戰斗機 數量超過280架。
5.殲十三多用途戰斗機就是蘇三零 150架。
以上的就是我國海空軍航空兵的主要力量了。我國的現代化戰機超過500架也是國際上的觀點。
提供網址http://m.qiuliya10.cn
最佳回答:
目前空軍共有 33 個空軍師,但編號按 49 個師來進行編號。
海航共 10 個師,其中海航 10 師傳說是獨立團或者訓練師,不知真假。
番號 5 位長,其中第 1 位和第 4 位表示師的編號,第 2 位表示團的編號。雖然每個師一般由 3 個團組成,但似乎由各師自行編號,并不按照 123 的順序,沒有足夠資料,因此這里略過,只討論師級編號。
這張表就是空軍和海航的師級編號對照,第一列表示番號第 1 位,第一行表示番號第 4 位
1 2 3 4 5 6 7 8 9 0
1 空1師 空2師 空3師 空4師 空5師 空6師 空7師 空8師 空9師
3 空10師 空11師 空12師 空13師 空14師 空15師 空16師 空17師 空18師 空19師
2 空20師 空21師 空22師 空23師 空24師 空25師 空26師 空27師 空28師 空29師
5 空30師 空31師 空32師 空33師 空34師 空35師 空36師 空37師 空38師 空39師
4 空40師 空41師 空42師 空43師 空44師 空45師 空46師 空47師 空48師 空49師
7 試驗 航校
6 航校 航校
8 海航1師 海航2師 海航3師 海航4師 海航5師 海航6師 海航7師 海航8師 海航9師 海航10師
舉個例子,從美國拍攝的王偉跟蹤 EP-3 的錄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座機編號 81192,查表可知,該機隸屬駐扎海南陵水的海航9師。當時部分海外傳媒報道是海航8師,顯然是將這個師和駐扎海口的海航8師搞混了。
其他答案1:
第一位就是強
標準的軍事迷
其他答案2:
你去這里看看 http://m.qiuliya10.cn
其他答案3:
王偉的飛機是81194
最佳回答:
中國的空軍力量,在世界上排行第三。
排在中國前面的是美國空軍、俄羅斯空軍。緊隨其后的法國、英國、德國、以色列、日本、印度、土耳其。
第一名:美國
作為當今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無級論它的先進戰機數還是實戰經驗,又或是軍工實力等等,第一名毫無爭議!
第二名:俄羅斯
繼承了蘇聯的老底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底子還算雄厚。
只是一直為經濟問題所困,人才大量流失,訓練,戰機研發更新,維護等一落千丈,戰機基數雖大,但不等于戰力就強。
即使近年來在普京領導下大有起色,有重振北極熊雄風的趨勢,但空軍戰力已經大不如前。2015年空軍實力排名第二。
第三名:中國空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氣象等多兵種合成。
由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多機種組成的現代化的高技術軍種。
中國空軍擁有世界第二強的三代機機群,大批預警機、電子戰機、偵察機入列,信息化水平與日俱增。
其他答案1:
7個蘇27/殲11混編團,5個殲11B/BS混編團,按每團滿編數量24架就是288架,蘇30MKK共進口100架,有損失也至少還有95架。J10有7個團,理論上滿編數為28*7=196架,加上八一表演隊和試訓中心后大約220架。三代機已經至少有600架。
還有飛豹9個團,特種飛機大隊,試飛中的J20。至少老七和8爺就不說了。
從技術到規模上,都在世界坐三望二內。現在就是沒有實戰經歷是弱點。
其他答案2:
個人覺得,現代空軍排12345很沒意義。
美國有世界唯一的四代戰斗機,完全橫掃全球,無人可敵。戰斗機的代差使得,眾多三代機的國家沒有過大的差距,還得看實戰經驗、戰術指揮、工業實力等。所以美國空軍怎么排都是第一,中國、俄羅斯、歐盟、法國四國空軍實力真打起來伯仲之間,戰時都可以大量裝備三代機。至于那些連自主研發都做不到的國家,戰時難以補充戰機,完全沒有上榜資格。
其他答案3:
可以排第三:在美俄兩大軍事巨頭之后,便是中國空中力量。
中國的空中力量主要來自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航空兵。目前,中國空軍和海航共有1321架戰斗機和攻擊機、134架重型轟炸機及加油機和20架預警機。除此之外,中國還擁有700架直升機,其中大部分是中型直升機。盡管從數據上看中國的空中力量很不錯,但是盡管國防預算大幅增加,中國的大部分飛機早已落后,目前,只有502架飛機是蘇27系列和中國自研殲-10戰斗機等現代化戰機,其他的819架戰斗機都是上世紀70年代產品,不會對外國空軍構成嚴重威脅。
中國的空中力量也在持續現代化,中國航空工業推出新型戰機速度很快。目前,中國同時研制兩款五代機,包括重型戰斗機殲20和殲31戰斗機。除此之外,中國還在研制運-20戰略運輸機。據傳,中國還在研制一款戰略轟炸機取代現在的轟6作為戰略空軍力量。中國和美國一樣,正在推進各種作戰用無人機,如“暗劍”無人機等。而且,中國的海軍也在快速增長肌肉,目前已經擁有了首艘航母“遼寧號”,未來還可能擁有其他航母。
可以參考http://m.qiuliya10.cn
其他答案4:
大清國的北洋水師也是名列世界前茅的,起碼是亞洲第一
結果如何?
就是國民黨軍隊數量在抗戰前也是世界前三的。
30萬紅軍和日本軍隊數量也差不多 。
其他答案5:
中國空軍力量世界排第三,第一是美國,第二是俄羅斯。
第三名:中國空軍。中國空軍於1949年創建至今。從剛建立的螺旋槳飛機到殲-5等第一代噴氣機,再到殲-6、殲-7、殲-8等戰機,一步步發展至今擁有多種三代機并且四代機也在有條不紊研發中。
中國空軍現有機型除了常見的殲-10系列、殲-11等戰斗機系列,還包括了轟炸機、加油機、運輸機、預警機等多個機種。除此之外,還有正在研發的殲-20、“鶻鷹”戰機以及運-20運輸機等機型,門類相當齊全。
中國空軍總兵力39.8萬人,現役裝備的飛機總量為3425架,其中包括戰斗機2380架,運輸機123架次,戰斗直升機496架,訓練機/直升機400架。
第二名:俄羅斯空軍。截至2010年11月,俄羅斯空軍和防空部隊有1個總司令部、7個戰役司令部、7個一級空軍基地、8個二級空軍基地、13個空天防御旅。此外,8個陸軍航空兵航空基地轉隸各聯合戰略司令部,但空軍仍負責其作戰訓練。不清楚遠程航空兵和軍事運輸航空兵司令部的基地是否包括在澤林所說的基地數量中。空軍總兵力約17萬人,其中軍官4萬人,合同兵約3萬人。
第一名:美國空軍。美空軍主要由戰略部隊、戰術部隊、航天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4部分組成,編制序列為航空隊、聯隊、大隊和中隊4級;共編有14個航空隊、45個航空聯隊和128個中隊,主要裝備有6394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3267架,運輸機1158架)、洲際導彈580枚(其中"民兵"Ⅲ型導彈530枚、MX導彈50枚)。美國空軍共裝備無人駕駛飛機約160架,有人駕駛飛機4282架(其中轟炸機172架,戰斗機1,619架,直升機160架,偵察機、預警機137架,特種作戰飛機103架,空中加油機278架,教練機1284架,運輸機529架),另有空軍國民警衛隊的1321架,以及空軍預備役的410架;2161枚空基巡航導彈,以及580枚洲際彈道導彈和46顆軍事衛星。
其他答案6:
美國無疑的當然是世界十大空軍國排行榜的榜首,美國的空軍以第一線而言,大約有3,600架左右,包括900架的F-15、2,000架的F-16、150 架的F-4、140架的A-10密接支持攻擊機、約150架的F- 111、和若干的 F-117A,另外尚有使用已五十年的高齡B-52遠程戰略轟炸機50架,新式的遠程戰略轟炸機B1及B2約有20余架,現研發的F-22原型機若干架,美國空軍除了布置在本土以外空軍,在歐洲德國、英國,亞洲韓國、日本及其屬地關島、賽班島均有駐軍,其空軍的規模均大于海、陸軍。 在美國海軍方面,目前約有1,500架第一線戰機,包括450架F-14 熊貓式戰斗機、450架F/A-18空優及攻擊戰機、450架A-6E攻擊戰機、及約100架EP-3、E-2鷹眼電戰機及50架A-10海盜式攻擊機,海軍陸戰隊約有600架戰機,含300架F/A-18空優及轟炸戰機、200架AV-8B英制的垂直起降戰機及100架各式支持電戰、偵測戰機。故整合美國三軍戰機的實力,確實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尤其其戰機的壽命比較其它九個國家,除B-52遠程戰略轟炸機50架算高齡外,其余乃是算較新式。
俄羅斯當屬排名亞軍,盡管蘇聯已經解體,分為十五個國家,烏克蘭、哈薩克等大國,分別擁有前蘇聯的戰機,但俄羅斯第一線戰機,目前約有2,900架包括500架MiG-23、MiG-25的110架、MiG-29的 450架、SU-27有150和若干架SU-30戰機均屬空優戰機,對地攻擊機以 MiG-27的600架、SU-17及SU-20有300架、SU-24有480架、SU-25有340 架。 俄羅斯第二線本土防衛戰機也約有2,000架,若再加上約300架海軍SU-24鐵匠式戰機,其總共空軍戰機約達5,200架,雖然俄羅斯近年經濟景氣不佳,許多戰機都被封存甚至兩三年內不到十架新戰機服役,實際運用出勤率可能未達半數,但俄羅斯事實上仍然是空軍的大國。
排名第三者當屬號稱擁有3,500架戰機的中國,目前中國因臺灣第四代戰機的更新完成成軍,緊急向俄羅斯采購SU-27、SU-30約50 架,全數約200架外,J8-I及J8-II型、新式改良J8-M約有120架,500 架勉強堪用的J-7,所以說實際上能負擔第一線空優戰機任務僅有670 架,當然中國目前積極與以色列研發J-10,及其數千架老舊的J-6、強5、轟6、轟7對日后可能臺海的戰役,多少還是帶著威脅.
排名第四但真正被視為第三名應該是法國,盡管她的第一線戰機有650架,其中幻象戰機約有500架,Mirage2000各型最新銳占200架,其余以F1 居多,而其六百五十架戰機都能執行空優及對地攻擊雙重任務,而真正據對地攻擊任務為150架美州虎對地攻擊機。法國海軍尚有12架美制A-7攻擊機及38架超級軍旗式艦載機,另外尚有作支持戰機的阿爾發噴射教練攻擊機150架,合計總術800余架,法國空軍除目前加強更新F1戰機為Mirage-2000N等各型外,新式的飆風型戰機已研發成功進入量產中,臺灣對達騷公司的飆風型戰機充滿興趣。
排名第五以英國和東、西合并的德國在仲伯之間,英國以龍卷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最進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 西德原有200架F-4戰機、240架龍卷風式空優戰機和150架阿爾發噴射教練攻擊機,加上東、西合并后,大部份東德舊式的米格機已淘汰,只保留24架空優的MiG-29。德國海軍有100架龍卷風式空優戰機,不過全部都屬岸基式戰機,其任務負責對德國艦隊作空中支持任務,也和英、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將引進200架左右,其總計也在600架以上。
排名第七是亞洲的印度,印度第一線戰機有650架以上,不過當中有老舊MIG-21多達300架,真正主力是法制的Mirage-2000N有40 架,60架俄羅斯制的MiG-29,和80架MiG-23,雖然也有90架美州虎戰機但保養不良,數量雖多但戰力遠遜于歐洲各國。
排名第八的是:北韓號稱有700架第一線戰機,若仔細的評估老舊的中國制J-5 就有240架,J-6、強5、MiG-21也有380架,空有多的數量在質的方面確很差,都是第二代老舊戰機。近期和俄羅斯合作組裝MiG-29約數 120架左右,但對戰力的提升有限。
第九名為以色列,以色列的確是空軍的強國,她不但是少數能自行研發新式戰機的國家,第一線戰機至少有600架,包括110架F-4 、200架F-16、60架F-15和150架自制的幼獅式戰機及120架美制A-4天鷹式攻擊機,以色列面對環繞四周的有3000架戰機的阿拉伯各國,其空軍由如臺灣面對中國大陸一樣表現得可圈可點,其數量雖少于臨近的阿拉伯敵國,但飛行員的素質與戰機出勤,遠非阿拉伯敵國所能比擬。目前以色列的主力戰機為F-15,將來會繼續采用美制的F-22或法制的飆風型戰機或「歐洲聯合戰機」EFA,則有待觀察。 烏克蘭從蘇聯解散后留下600戰機,其中精銳的僅有200架MiG- 29,由于經濟的因素其空軍正在裁減中,估計能保留在第一線戰機,不會超過半數
最佳回答:
現在印度引進的su30戰機性能比中國當初引進sumk2 綜合性能要強些,畢竟中國引進時是早期型號,可以說印度的是中國的升級版。 至于說印度的光輝戰機,可以說研制過程十分坎坷,差點難產,而且其中許多部件全靠外國引進,總的作戰性能無法與J10比,可以說性能與中巴聯合研制的JF-17(中國叫fc-1)同一水平 的確,印度引進法國陣風大大地提升了印度空軍的實力,特別是考驗了中國的防空體系,但是等印度的陣風全部到位估計也要幾年時間,等那是中國剛試飛的J20估計也差不多服役了,所以印度也沒有優勢,還有現代的空戰,比的不僅僅是戰機的性能,更多的是整個生產體系,印度卻沒有,戰時印度是打一架,少一架,而中國卻可以遠遠不斷的補充新戰機。總的來說,靠引進武器是無法成為強國的。
麻煩采納,謝謝!
其他答案1:
來點具體的:我國現有SU-27SK/UBK 60架,SU-30MKK/2 95架,J-11 100架,J-11B/BS 100架,J-10/A 230架,JH-7A 150架;另有J-7/8各型約800架。總計585架3代機和150架享受3代機津貼的JH-7A。目前新型機的生產速度約為70架/年(3代+JH-7A)。可能有人對這個數量和速度沒多少直觀印象,所以我提兩點:日本現有3代機286架,歐洲4國+奧地利+沙特共6國的“臺風”的裝備速度約31架/年。。 在這585架3代機中,SU-27/J-11屬于3代早期,但大部分進行了升級,可以發射主動中距導彈R-77;其他均為3代中期型。這樣我國就有500余架可以發射主動中距彈的3代機(當然JH-7A和2.5代的J-8F也可以),并且機體壽命在0-11年之間。印度空軍現有近140架SU-30MKI,約16架MIG-29K,63架MIG-29A/UB,51架幻影-2000H,共270架3代機。可能一些人覺得印度會有近400架3代機,可他現在實際只有270。不錯,這個錯誤源于他不斷公開但一般不會如期實現的計劃。。 MIG-29A/UB和幻影-2000H均不能發射主動中距彈,所以印度目前擁有約156架能發射主動中距彈的3代機。總數量不算多,質量還算不錯。
其他答案2:
中國空軍實力應該是遠不如印度空軍,別的先不說,光是飛行員的水平就遠不如印度,印度軍機可是全世界摔機率最高的,據說是40年摔了上千架,硬生生地摔出來的駕機和作戰經驗,而中國又摔了幾架呢?舍不得孩子可套不住狼啊,可想而知印度飛行員的訓練水平和作戰經驗要遠高于中國飛行員。
其他答案1:
一般來講3代機都具備超視距打擊能力,但是你知道的空戰的時候,雙方速度很快,一般敵人躲過你的第一波超視距打擊,那么你們的距離其實已經接近中程,只有進行空中格斗。所以現代的3代機其實注重的還是空中格斗能力。
印度的3代機有 su 30 mig-29 幻影2000等 總量大概有400架左右 (他國產的LCA…額,好吧,勉強算3代機)。
mig -21 是二代機 不具備超視距打擊。 全世界2代機中只有當初的美國F-5E具備超視距打擊能力。
預警機的話,印度用的是以色列的費爾康,還有就是4架俄羅斯的A-50i“中堅” ,運輸機型號不太清楚。
估計是俄羅斯伊爾-76系列。
最佳回答:
毫無疑問中國強。
近幾年印度雖然迎頭趕上,但只是紙面數據比較強。
打仗歸根結底是拼消耗。
印度超過70%的軍備都是進口的,不能自產,買多少才能夠支持他應對一場戰爭呢?一類裝備消耗完了,戰時和非戰時由于安全性采購價格差之千里,到時候買還是不買。買的話錢從哪來?光開動印鈔機是沒用的,你這個錢要有信譽和價值。到時候沒人愿意收紙票子,人家會直接打劫你的經濟和工業命脈。
印度某些裝備雖然先進,但并不存在代差。
中國就不同了,國防工業體系是比較完備的。
那些排名在印度之前的,印度一個也打不了,排在印度之后的,印度也得掂量掂量,印度充其量只能欺負一下像巴基斯坦這樣和他體量差距很大的國家。
中國相較于排在他前邊的,除去美國,其他的都有50%以上的勝率。
中國其實并不像國人想象的那樣窩囊,中國對外謀求利益的時候狠著呢。大到美國的鋼企小到巴黎最好的酒吧,都已經冠上了中國人的名字。只是媒體統一口徑,讓國人覺得中國似乎很窩囊,就連菲律賓這樣乏善可陳的國家都敢欺負中國。
中國對外具體干過什么,國人大多是不知道的。
其他答案1:
從許多關于印度和中國比較的帖子中感慨,并經過反復的思考,終于發現了原來印度強于中國甚多,尤其是軍事方面,原因如下:
1.印度的阿瓊坦克采用了低碳鋼,低壓火炮,與當代坦克有很大的不同,卻與早期坦克概念相似,充分體現了哲學中的否定-否定原則,顯示出印度設計師超前的眼光;反觀中國的98,雖技術水平略高,但在設計思想上已經大大的落后了。
2.印度用過瑞士、英國、俄國等多個發達國家的火炮,而中國幾乎所有的火炮和彈藥都是自產,顯然,印度炮兵比中國炮兵適應能力強。
3.印度設計了威風凜凜,用固定發射架,在地面發射的烈火導彈;而中國的DF-25,DF-31等導彈外形猥瑣,且用汽車馱著,到處躲躲藏藏,遠不如烈火有威懾力。
4.印度經常用飛機進行地面撞擊試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且很可能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模型;中國這方面的研究比印度落后了不止一點點。
5.印度的LCA還沒有定型就已經發展出了多種機型,包括艦載型;中國的J-10都開始列裝了都沒有發展型的消息,說明中國發展的潛力不如印度。
6.印度多年前就開始設計中程空空導彈,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樣品出現;中國不聲不響的就弄出了一種主動彈。這說明印度的設計師嚴格認真,工作比中國扎實。
7.印度海軍上面的武器都是俄國的,雷達和電子系統則來自歐美,因此印度海軍官兵有很好的外語環境來學習外語;中國海軍多用自造設備,主要是中文,不利于外語的學習。因此可以判斷印度海軍官兵的素質要高于中國。
8.印度在還不能設計常規潛艇的情況下就立項制造核潛艇,這種超前的思想世界領先,中國就不要來丟人了。
9.印度新型戰艦可以做到完全隱形(無論是肉眼還是雷達都隱形),顯然比中國只能雷達隱形的戰艦高明一些。
10.印度已經公布了登月計劃,并且要在中國之前,這充分的證明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這條真理的正確性;反觀中國,雖然在全世界首先提出該理論,但在運用上已經落后。
其他答案2:
現代戰爭拼的就是錢,還有整個的體系。
印度實力跟咱們比差遠了,論經濟中國目前gdp世界第二,人均接近7000美元,印度gdp十名開外,人均僅1800美元。中國軍費有1400億美元僅次美國,而阿三只有500億美元。現役部隊阿三有130余萬人,其中陸軍就占了一百萬,中國國防部剛剛公布了軍隊數量,現役陸軍85萬人,空軍39.8萬人,海軍24萬人。中國陸軍極其強大非印度之流所能比,空軍方面印度飛機數量略少于中國但擁有很多西方先進戰機,海軍方面印度有3艘航母(還有一艘在建),中國目前雖有一艘航母卻沒有形成戰力,不過中國近幾年將自行建造航母,印度的航母皆為購買的西方淘汰的破舊航母,目前只有一艘服役。常規艦艇和核潛艇等印度從數量和質量上皆不敵中國。以上是對雙方軍事實力的分析,但是有一點不能忽略,印度的現役武器裝備都是從發達國家直接購買的,印度沒有完備的工業和核武體系,武器無法自己自行研發制造,所謂自行研制的阿瓊坦克在閱兵式上都能熄火,而且造價高昂性能垃圾軍方都不訂購,還有什么lca“光輝”戰機,研制了幾十年,到如今才試飛,實力還不如中巴共同研制的梟龍,更別提跟殲十比了,而且從發動機到雷達全都是從西方國家進口的。而中國雖然現役武器裝備一些方面要落后于印度,但是我們的裝備大部分是自行研制,我們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和核武體系,擁有自行研發的先進武器裝備,中國的軍事策略是“韜光養晦”,有先進武器但是都沒有高調地大規模列裝,中國還有俄羅斯、烏克蘭等為我們提供先進裝備及技術,偶爾還能從法國、以色列、加拿大等國整到點西方先進技術。印度的這種主要靠進口的軍事模式是不可靠的,因為西方不可能將最前沿的技術賣給你,目前國際關系錯綜復雜,西方可能隨時切斷武器供應,到那時印度軍隊就會遭到滅頂之災。
其他答案3:
中國和印度軍事力量對比
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占GDP的28%,中國占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于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后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后,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后。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采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于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于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干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制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占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后,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其他答案4:
中國想打印度暫時是沒有可能的,一旦打起仗來就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再說大家都有核武器,都是大國,都是發展中國家,科技實力與人才都是半斤八兩,爭起來只能是魚死網破。
況且,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中國打印度不一定是要真槍真刀地干,還可以利用經濟、文化、科技、意識形態等各方面進行滲透,強大的軍力只是決定了戰爭的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的最高智慧。
其他答案1:
人家有核彈,中國與印度那么近,不高興就往北京扔兩顆。再說,我們的9萬多平方公里土地還在印度手里,中國不一直不敢收回來對嗎?
其他答案2:
說句不好聽的J20就是唬人用的三代半戰機都夸它了,根本不是四代機,隱身能力根本不行,那個體積,壓翼,還有大菊花嚴重影響隱身性,我覺得這種東西人家根本不放在眼里況且數量還少。J2O根本不能隱身突防,那是找死。
最佳回答:
印度空軍的飛機數量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在1721~1724架左右;另一種說法,目前堪用的戰斗機/攻擊機約900架
其中,主要的機型有:
SU-30MKI: 242架
MiG-29 :69架
幻影 2000 :49架
HAL Tejas(光輝):約20架
美洲虎攻擊機:139架
MiG-27:85架
MiG-21:125架